首页 资讯 正文

成都非遗演出火牛阵亮相新津端午节会 再现川西战舞

体育正文 104 0

成都非遗演出火牛阵亮相新津端午节会 再现川西战舞

成都非遗演出火牛阵亮相新津端午节会 再现川西战舞

封面新闻记者 赖芳杰 摄影报道(bàodào) 鼓点一响,火牛阵起。6月2日上午,成都新津廊桥广场(guǎngchǎng)的端午集会上,成都市非遗(fēiyí)代表性项目—古家(gǔjiā)火牛阵非遗演出,再现了川西民间战舞。 表演在震撼的川剧锣鼓中开场(kāichǎng),群牛撒欢奔腾,武士冲锋(chōngfēng)格斗。高潮时火焰熊熊、黄烟滚滚、军旗(jūnqí)翻卷、呐喊震天,营造古战场氛围,气势恢宏。 封面新闻记者了解到,火牛阵是以模仿牛群和战士冲锋陷阵(chōngfēngxiànzhèn)的场景为主的大型(dàxíng)民俗活动,主要流传于新津区古(qūgǔ)家村。传统火牛阵借鉴川剧舞台上火牌象征(xiàngzhēng)火焰的作用,让士兵一手持剑一手持火牌,20个人(gèrén)舞10条牛,20个兵士持火牌、长剑,一人打幡,同时还有一只川剧锣鼓现场伴奏。 火牛(niú)阵最初为(wèi)古家村牛灯,由一头牛或三头牛组成的“牛灯”进行表演(biǎoyǎn),内容多模仿牛的生活习惯和动作,主要用于春节拜年和大型聚会、游行等。 后由当地民间艺人和专业人士参考战国时代田单破燕的故事重新(chóngxīn)编排,逐步发展成为(chéngwéi)后来的“火牛阵”。 “这项表演对对体能(tǐnéng)要求极高,要托举喷火牛头,也要高举幡旗、身着沉重铠甲舞动。”节目负责人表示,此前表演者都(dōu)是当地农民。近年来,原表演者年事已(yǐ)高,已无力支撑高强度的表演,非遗传承面临断层风险。 “火牛”象征的勤劳、勇敢、坚韧精神以及火牛阵(huǒniúzhèn)带给新津人的深厚荣誉感已深入骨髓,后来通过吸纳学生和社区新成员,为(wèi)火牛阵注入了新鲜血液,保障了未来(wèilái)的可持续发展。
成都非遗演出火牛阵亮相新津端午节会 再现川西战舞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